面对五花八门的爬坡类型,车手们早有自己的应对之道,平缓的上坡或许难不倒你,不过像是东进武岭这种高难度的路线,可是连Pro级的选手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征服,其中的关键就在于「节奏」。![]() 环法风秃山(Mont Ventoux)是爬坡的经典赛段 长缓坡的应对之道 与其起身抽车,建议大多的时间应该停留在坐垫上,将身体略微调整向后,让双腿在踩踏当中,获得更大的伸展空间,进而提升车手的踩踏效率。 车手的回转速应维持在70rpm以上,80~90的区间为理想值,狂催猛踩会让你的体力消耗很快,采用低强度、高回转速的方式,有助于肌肉的恢复,也帮助车手养精蓄锐,以面对更陡峭的坡度挑战。 此时,车手的上身应保持放松,可以进行肩胛骨的开合伸展,比起长时间蜷伏的姿势来说,上身的活动有助于畅通你的呼吸。 在长而缓的坡段当中,间或起身进行抽车的动作,不仅帮助部分肌群的放松,长时间接触坐垫的臀部也能得到缓解; 此外,在爬坡时为身体做适当的伸展,如臀部的延展运动,有助于活化车手背部的骑姿,放松双臂,调整坐的位置,进行背部与颈部的伸展。 利用数据维持节奏稳定,是达到登山表现的最速方法 起起伏伏的路段 在上上下下的山坡地或连绵起伏的丘陵路段,车手应尽力维持爬坡时设定的齿比与回转速,如果回转速下降,则调整变速系统,维持踏频的稳定运作,逼近高点的同时,车手便加重齿比,努力攻山头! 将回转速维持在70~90rpm有助于提升爬坡能力,过低将阻碍你的进步,太高则浪费你的体力;建议车手爬坡时采用「渐进」的方式,接近山顶时才火力全开,接续的下坡路段会让你得到充分的休息。 这种地形起伏不定的特性,有助于训练车手发起攻击,或回应赛事当中对手的进攻的能力,建议当踏频下降5rpm时,再考虑起身抽车。 抽车虽然能增加瞬间输出功率,但因身体离开坐垫,操作时对肌肉的负担较大 短而陡的爬墙功力 起头时,齿比一样维持在平路的设定,不过请随时准备好变速的打算,以维持回转速的稳定(60~70rpm),面对这样的坡段,踩踏时消耗的体力很大,此地不宜久留,速速通过才是上策。 车手面对短陡坡的挑战,应随时预备发起攻击,同样可以进行胸部的伸展,调整坐垫的位置略微向后,达到最佳的踩踏效果。 要不要抽车? ![]() 藉由爬坡动作的微调、伸展,维持稳定的踏频,就能有效瓦解对手的攻击。 此外,赛事当中也不忘观察对手的骑乘姿势,将会为你的成绩带来最大的帮助! |
1、文章部分图文来源网络。 2、因编辑需要,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,仅供读者参考。 3、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通知我们,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 4、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,立即予以删除。
|小黑屋|千骑网
( 渝ICP备18012204号-1 )
© 2019-2029 Comsenz Inc. Powered by Discuz! X3.4